使用阳离子交换色谱柱进行分析需遵循标准化操作流程,结合样品特性与分离目标优化参数。
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实验前准备:
色谱柱选择
固定相类型:根据目标离子性质选择强/弱阳离子交换柱。例如:
强阳离子交换柱(磺酸基-SO₃⁻):适用于碱金属、碱土金属及高价金属离子(如Ca²⁺、Fe³⁺)。
弱阳离子交换柱(羧酸基-COO⁻):适用于有机胺类或低亲和力离子。
柱规格:根据样品量选择内径(如2.1mm微柱适合微量分析,4.6mm标准柱适合常规分析)和柱长(短柱150mm平衡分离效率与速度)。
流动相配制
缓冲液选择:常用柠檬酸、磷酸盐或醋酸盐缓冲液,需满足以下条件:
pH范围:阳离子交换需低pH(如pH 2-4),确保目标离子带正电且固定相功能基团解离。
离子强度:通过添加NaCl或KCl调节,低盐浓度(如0.01M)促进离子吸附,高盐浓度(如1M)用于洗脱。
纯度要求:使用超纯水(电阻率≥18.2MΩ·cm)和试剂级盐类,避免金属离子污染。
仪器准备
色谱系统:检查泵、进样器、检测器(如电导检测器或质谱)的密封性和流路清洁度。
系统冲洗:用流动相以1mL/min流速冲洗系统30分钟,排除气泡和残留溶剂。